
床身
床身為鑄鐵件,固定在底座上,立柱由一大小圓柱組成,大圓立柱作為鋸架動的導軌,是用以支撐鋸梁上下升降運動,并保證的導向,小圓柱起輔助作用,從而保證鋸條的正常切削。中間為夾料虎鉗和手動送料機構,虎鉗前方連接有承接成品件的工作臺,左側的夾緊裝置為夾緊絲桿穿過液壓夾緊油缸桿內孔,轉動手輪或按動按鈕,使左鉗口左右運動。
鋸梁和傳動機構
由厚鋼板切割成形焊接而成,具有較強的剛性,其右后側固定有蝸輪箱,箱內的蝸輪與鋸梁上面的主動輪固接,二者同步旋轉,左側為被動輪和鋸條張緊位置。鋸條的回轉運動由主電機、皮帶輪、蝸輪付經兩級變速將驅動為傳遞到主動輪,再由主動輪、鋸條驅動被動輪來實現的,鋸條運轉速度共三檔。








系統的模擬輸入輸出模塊,使鋸削過程的監控具有廣泛的意義,如:鋸床只要增加鋸條變形的反饋,即可對鋸削速度進行自適應調整。增加伺服閥,即可對鋸削過程的速度和位置控制進行優化。系統的管理功能使材料和工件的管理更方便。系統的中文界面和實時的圖形狀態顯示,使操作更友好更直觀。由于系統采用標準PC,使鋸削的網絡化管理更便捷。


鋸床系統伺服位置控制模塊采用采樣插補和預見控制相結合的位置控制(具體控制略)。由于電磁機械滯后及運動慣性,通過“通”“斷”控制送料滑臺移動0.1mm幾乎不可能的。為了保證小送料長度及送料精度,后鉗使送料滑臺后退到到LK位置,然后向前移動到預測位置LT關閉送料電磁閥。當送料油缸運動停止時后鉗夾緊。鋸床是較簡單的機床,用戶不會要求自己的鋸床具有加工中心的功能。計算機控制的鋸床不只為用戶提高了鋸削的效率和質量,更重要的是計算機的網絡功能,會使鋸削與CIMS的其余環節聯系更緊密,管理更方便。
